爱之深,恨之切。我从没想过这个形容有一天也能形容 SaaS 从业者的精神状态了。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种客户:
一上来就问:“你们支持私有部署吗?”
然后甩来一份“内部安全政策”,条款比合同还厚;
一边说要“标准化产品的最佳实践”,一边要求“能不能按我们流程改一下”;
项目上线要打三次补丁,开发资源排期全乱。
但他们是你的头部客户,是销售提成的半壁江山,是融资 BP 上的 logo ...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让我先从“理想主义”这个词说起。它在职场语境下常常带有贬义,尤其是在结果导向、成本效率为王的公司体系中。当一个员工嘴里挂着理想主义,那往往意味着 “你做的事,短期不挣钱”,意味着“你把人的价值感放得太高”,意味着“你太相信合作共赢了”。
而客户成功,我们的这个岗位,恰恰在用这些“理想主义特质”撑起整个岗位的使命感。
它不是销售,不是直接签单带业绩;
它也不是客服,不是...
最近自己偶尔翻翻 BOSS 发现远程客户成功工作好少啊,接近于没有,仅有的还是客服变体。
——这个现象其实蛮有意思,也挺现实的。
是啊,确实少,甚至不像国外的一些论坛里都进化到产品经理、研发那样动辄全球远程。
但为什么?
先来捋一下直觉里的因素:1. “客户成功”这个角色的根本任务是维护客户关系。而“关系”这个东西,有的时候不靠交付,靠“存在感”。
你在那,客户就安心一些。
你不在,客户心里...
一个客户成功从业者,如何以自己的方式、视角、专业性准备面试?
在这个“狼多肉少”的局面下,我想我们考虑的不再是“人如何应对流程”,而是“角色如何投射能力”,即我如何花枝招展,如何俘获面试官的芳心。
首先要思考——面试的本质是什么?它是一次双向判断:
公司在考察你是否能承载目标客户的成功任务、是否能解决组织的问题;
你也在判断公司是否具备支撑客户成功真正落地的机制与资源。
这决定了,客户成...
真正成熟的客户成功体系,一定需要承担和响应那些“不得不来的事”。
我们先看一下实际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被动工作的 case”:
客户先行动,我才介入(例如客户提项、客户反馈、客户发怒)
客户意志主导,我只能接受(例如客户自己上线时间跳票、客户明确不合作)
产品团队或销售团队先动了,我来收尾(典型的“救火式 CS”)
环境条件驱动我行动,而非由我发起(比如云服务器中断、产品价格上涨、政企合...
你一定听过现在 SaaS 主流创业思维:也就是“客户成功是 SaaS 公司成功的前提”。
客户成功(Customer Success)通常被认为是 SaaS 模式和高黏性产品的核心增长杠杆,它强调客户获得价值、保持活跃、持续续费甚至成为布道者。
那为什么我会提出“未必需要”?这句话似乎在反驳一种几乎被神圣化的信条。
不着急,往下看,请听我慢慢道来。
初创企业是怎么样的?“初创企业”往往意味着...
老实说,面对这种情况,这时候你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客户很可能早就开始比对、试用,甚至合同都谈得差不多了,有了一定的准备才会知会你一声。
你现在再“上线遗留的需求”、“做一次客户线下摆放”已经很难直接奏效了。
但这并不等于你什么都做不了。
先稳住,别急着劝很多客户成功第一反应是想说服客户“别走”、“再等等”、“我们其实比他们好”——
但说实话,这时候客户根本不想听你讲优势,他要走的理由,自己早...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客户问题场景:
“我们最近的活跃度一般,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促活方案?”
战术型 CS 会怎么回应?
“当然有!我们可以做调研、开培训会、发提醒邮件、搞运营活动、联名直播……”
方案一箩筐,句句都对,但没有一句能击中核心。
而战略型 CS,会先沉默三秒,反问客户三个问题:
“活跃度一般”是对比什么?是内部有人急了吗?是谁急,为什么急?
你要的是短期数据拉升,还是长期价值...
今天不聊那些政治正确的话题了,聊个现实一点的。
客户流失率高居不下的今天,面对日益增长的流失客户请学会好聚好散。
“客户成功旅程设计”中其实从我自己长期实践来看,缺失的一环是:“退出机制”,而这个点隐含着一个行业内长期被忽视但极其关键的盲区:
1. 没有退出机制是对客户的不尊重客户成功一直在讲激活、使用、转化、扩展、续费,旅程的每一步都围绕“如何留下来”。但没有人认真面对“客户要走怎么办”。...
过去十年,几乎每一个 SaaS 创始人、投资人、运营负责人,嘴上都在讲一句话:
“客户成功,是 SaaS 增长的第二曲线。”
可是今天,越来越多的 SaaS 公司悄悄地裁掉了客户成功团队,甚至直接把客户运营外包出去,也鲜少再有文章提及客户成功的探讨。原因也很简单:
这梦,碎了。
谁的梦?创始人?CS 团队?投资人?客户?都对或都不对,更多是从 SaaS 公司自身出发,是他们在“客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