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说的话到底能不能全信,这在项目管理、特别是 B 端项目中,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项目经理和客户频繁沟通,客户会不断释放信息:说目前需求明确、说上线后会推动使用、说内部已经确认方案、说他们对目前的交付节奏满意等等。
但这些话能不能全信,如何判断真假、分辨背后的动因,其实就是项目管理中最考验“人性洞察力”的部分。
从本质上来说,客户的表达永远不是“中立”的信息传递,而是带有动机的行为选择。这...
面对客户推进卡壳的情境,主观感觉是“突然之间没了策略”,客户表现出“休眠状态”,不回消息或者回应无效,不知道下一步该干嘛,感到被动和失控。
这种情绪其实在 CS、销售或项目推进中非常常见,特别是在 B 端业务节奏变慢、客户组织内出现变动、或客户优先级发生转移的背景下。
首先想明白几个核心变量:
客户是故意“冷处理”吗?还是组织内部真的变了?
用户是不是真的“没有策略”,还是原有策略失效了?
...
“打单的终极核心就是搞定人”。
——这话乍听上去俗,但一旦你置身于 ToB 销售的第一线,尤其是在复杂的大客户销售场景中,你就会发现它的真实和残酷。
我先换种说法:ToB 的决策不是一个“公司”做出的,而是公司里一个个“人”做出的。
即便采购流程再理性、制度再完善,背后真正拍板的,依然是一个拥有偏好、动机、恐惧和博弈的人类个体。
所以好的销售不是在说服一个组织,而是在穿越组织的层级、流程和权...
这其实不是一个单一问题,而是“多重不对称权力冲突”在一个供应商项目现场的集中体现。
基本上在这种“夹层”场景里会有三种困境存在:
客户强势、需求多且不可理喻;
内部组织混乱,执行力低;
内部有人强势无理,不配合推进需求落地。
这三类问题叠在一起,是常见的企业服务从业者工作场景,尤其常见于 SaaS 厂商、数字化项目、B 端交付团队,也就是乙方在推进客户成功或项目交付时经常会踩进去的坑。
...
“腰部客户,人傻钱多,速来。”
——你可能在不少 SaaS 销售的口中听过类似的调侃。
看似轻佻,实则道出了一部分行业的“灰色真相”:很多 SaaS 厂商,就是靠“半懂不懂”的中腰客户支撑起营收,做出漂亮的 ARR 曲线。
但你真以为这就能“割韭菜”割得长久?
腰部客户:真的是“傻”吗?不,他们不是傻。他们只是:
没有自己的“数字化能力团队”;
不是采购核心系统(CRM、ERP);
更多时...
客户不懂软件,但他们懂业务。
“SaaS 从业者”——这个身份本身很广。
可以是客户成功,可以是产品经理,甚至是销售、实施顾问、解决方案架构师。但无论哪一个身份,我们都是需要通过跟 B 端客户沟通具体的业务需求来抽象出我们的产品、方案的定义。
那对于我们而言,“软件需求”又是什么?
这也有层次——是客户想要一个新功能?是他们不满意现有逻辑?是他们看到了竞品有某个能力?还是他们其实根本没想清楚...
非正式聊天意味着什么?
即不是围绕“任务、指标、交付物”展开的项目沟通,也不是“你这个功能什么时候上线”的日常沟通,也不是“咱们下周要不要一起 review 项目进度”的回访沟通,而是:
“你今天看新闻了吗?我看到咱们企业上新闻了。”
“最近是不是你们组织架构又变了?我看 X 老师最近没怎么找我?”
“你今天怎么声音听起来不太对,生病了吗?”
但为什么这件事在 CS 中这么重要?甚至到了...
爱之深,恨之切。我从没想过这个形容有一天也能形容 SaaS 从业者的精神状态了。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种客户:
一上来就问:“你们支持私有部署吗?”
然后甩来一份“内部安全政策”,条款比合同还厚;
一边说要“标准化产品的最佳实践”,一边要求“能不能按我们流程改一下”;
项目上线要打三次补丁,开发资源排期全乱。
但他们是你的头部客户,是销售提成的半壁江山,是融资 BP 上的 logo ...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让我先从“理想主义”这个词说起。它在职场语境下常常带有贬义,尤其是在结果导向、成本效率为王的公司体系中。当一个员工嘴里挂着理想主义,那往往意味着 “你做的事,短期不挣钱”,意味着“你把人的价值感放得太高”,意味着“你太相信合作共赢了”。
而客户成功,我们的这个岗位,恰恰在用这些“理想主义特质”撑起整个岗位的使命感。
它不是销售,不是直接签单带业绩;
它也不是客服,不是...
最近自己偶尔翻翻 BOSS 发现远程客户成功工作好少啊,接近于没有,仅有的还是客服变体。
——这个现象其实蛮有意思,也挺现实的。
是啊,确实少,甚至不像国外的一些论坛里都进化到产品经理、研发那样动辄全球远程。
但为什么?
先来捋一下直觉里的因素:1. “客户成功”这个角色的根本任务是维护客户关系。而“关系”这个东西,有的时候不靠交付,靠“存在感”。
你在那,客户就安心一些。
你不在,客户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