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客与友商,SaaS产品的真正爹

大客与友商,SaaS产品的真正爹

Anjou Duan 看天地之间皆漠漠

纯标品的产品结构里,多幼稚才会信产品和 CEO 嘴里的“从用户中来”?

在 SaaS 行业做产品时间久了,你会越来越清楚地感受到一个真实却不太“理想主义”的规律:

“哪里来的用户需求啊?”

SaaS 优先级最高的需求来源,从来不是什么“用户反馈池”,而是两个字眼:大客友商

这不是一句吐槽,而是行业的基本事实。

1. 一线的反馈,怎么就成不了产品的输入?

在许多客户成功经理的日常里,都会出现这种循环:

客户提需求 → 整理反馈 → 发到产品群 → 被记录 → 无回应 or 优先级不高 → 客户不满 → 再次催促 → 产品说“这不是通用诉求”。

而几乎在同一时间,如果有:

  • 某竞品上线了新功能;
  • 某大客户在招标文档里点名某项能力;
  • 某销售说这个功能不做就签不下;

这类信息出现时,立项的速度往往是惊人的。连需求文档都可以没有,甚至开发也先搞个半成品 demo 顶上。

于是,一线 CSM 们开始有了共识:

你说的是“用户呼声”,但产品要的,是“商业锚点”。

2. 为什么是大客户与友商?

不是因为他们提得更对,而是因为他们决定了 SaaS 公司的生死。

大客——他们给你“确定性现金流”

在一个还没跑通产品-市场匹配的 SaaS 里,大客户往往是唯一稳定的收入来源。

他们的诉求不是“建议”,是“合同条款”。

他们的反馈不是“产品体验”,是“项目交付节点”。

哪怕这个需求极其特殊、不具备通用性、不合产品逻辑,只要挂在合同里,你就得立刻排上。

久而久之,SaaS 的产品演化不是“路径依赖”,而是“大客依赖”。

你的核心流程、你的架构设计、你的运营节奏,统统是为大客户量身定制的。

友商——他们定义了“客户对你的预期”

有些功能你明知道没价值,但不能不做。因为对方做了,你没做,就意味着“你没有”。

客户不关心这功能谁先发的,他们只关心“你是不是比别人差”。

于是你的 Roadmap 不再是基于用户场景的深度挖掘,而是竞品更新日志的影子工程。

这就是中国 SaaS 生态的残酷:不是做得好才赢,而是不能落后太多。

不跟,就被说“缺失基础能力”;跟了,功能堆满一地、团队疲于奔命。

这是一个没有奖励原创、只惩罚落后的市场。

3. SaaS 在理想中是产品驱动,现实中却是响应驱动

许多 SaaS 团队嘴上说自己是产品型公司,但架构一拉开,逻辑一解构,组织节奏完全是典型的“乙方组织”:

  • 版本节奏服务于大客节点;
  • 产品设计服务于项目交付;
  • 技术团队背锅定制化;
  • 售前团队参与定义 Roadmap。

从客户成功到研发全线疲于应对。

每一个项目立项的理由,往往不是“这个需求验证过”,而是“这个客户很重要”。

那么问题来了:大客户带节奏,竞品定方向,我们的产品战略在哪里?这是否是一种“裹挟”?

是,也不是。

  • ,因为这确实会让团队丧失自我节奏,容易进入“项目型产品化”的陷阱,变成一堆客户项目的拼图。
  • 不是,因为这是 SaaS 行业的自然演化路径——需求本身就是在实战中锤出来的,大客户和竞品提供的,恰恰是最接近“真实使用场景”的反馈机制。

但尴尬的是:无论是否裹挟,你还得表现得像是你“主动探索”的。

4. 最危险的是:习惯了这种状态

一开始你说这是“为了活下去”。

后来你说“只是暂时妥协”。

再后来,你的产品团队失去了判断力,团队节奏完全被大客户和友商牵着走。

你开始觉得:这就是 SaaS 本该有的样子。

更危险的是,当“乙方逻辑”深入骨髓后,你再也无法转身了

因为:

  • 你的系统被塞满了例外;
  • 你的代码充满了定制;
  • 你的团队节奏无法对齐;
  • 你的客户彼此割裂,没有标准版本。

当你真的想“回归产品节奏”时,你发现整个组织和产品都不支持你这么做了。

5. 真正成熟的打法,是建立“双轨节奏系统”

SaaS 想走出这个困局,靠理想主义没用,靠拒绝大客户更不现实。更可行的路径是:

一条现实轨:交付轨道

服务大客户,做定制交付,把这些作为项目线运营线管理,有节奏、有预算、有隔离。

一条未来轨:产品轨道

建立一条独立的产品节奏线,推动面向未来、通用价值、平台演进的能力建设。

核心在于:

  • 决策隔离:大客户的定制不能直接影响核心产品节奏;
  • 能力萃取:从定制中提炼出可复用的能力,不照单全收;
  • 节奏分层:用不同节奏满足不同诉求,既活下去,也能走下去。

说到底,大客户和友商是 SaaS 产品最值得重视的信号源,但绝不该是唯一的锚点。

写在最后

客户成功经理很清楚,客户提出的哪些需求有可能被落地,哪些不会。

他们知道,真正能影响产品的,不是提得好不好,而是你是不是那个足够大的客户,或者你说的是不是友商也在做的事

所以当他们说:“这是客户呼声”,有时只是在为流失找理由;

但更多时候,当他们不再转述客户建议,可能是知道——没有意义。

“哪里来的用户需求啊?”

这不是一句反问,是一次提醒。

  • 标题: 大客与友商,SaaS产品的真正爹
  • 作者: Anjou Duan
  • 创建于 : 2025-09-02 18:57:35
  • 更新于 : 2025-09-02 18:58:23
  • 链接: https://heycsm.com/2025/09/02/大客与友商,SaaS产品的真正爹/
  • 版权声明: 本文章采用 CC BY-SA 4.0 进行许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