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炫技,还是产品落地?——从“独角兽泡沫”谈起
技术应服务人性而非凌驾于需求之上。
在当前被“华而不实”的技术(尤其是 AI 等热点)裹挟的时代里,那些真正关注用户需求、解决真实问题的产品,是不是更重要?而这种“以技术为荣”、不顾实际落地场景的行业风气,会导致什么问题?这种趋势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深层逻辑?最终,对社会、对创新环境、对普通人,会带来哪些影响?
在当下这个“技术神话”盛行的年代,我们越来越频繁地见到一些“明星独角兽”:
融资亿级,技术标签高挂,“AI + 一切”成为标配。
然而,真正用过他们产品的用户却发现,功能并不完善,体验常常割裂,甚至无法满足最基本的使用需求。
问题不是出在技术不够先进,而是技术跑得太快,却忘了为什么出发。
一、华而不实的技术,为何频频被追捧?
这不只是一个技术路线的选择问题,而是一个关乎价值观和资源配置的问题:
我们究竟是在用技术服务人类,还是用人类服务技术叙事?
先从“华而不实的技术”说起。
在过去几年,AI、区块链、Web3、元宇宙等一波波“概念浪潮”层出不穷。每一波浪潮都吸引了海量的资本和创业者。但是很多项目只是做了一个“技术演示”或者 PPT 原型,远未触及用户痛点。一些独角兽拿着融资不停画饼,早期投资人退出后,剩下一地鸡毛。
关键是:
这些泡沫最后总有人要买单——可能是散户、二级市场投资人,甚至是纳税人(当补贴进入其中时)。
这就带出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追概念而不是做产品”的现象?
1.从投资角度讲,追热点符合资本逐利本性:
风险投资看重的是“增长叙事”,只要能讲出未来 10 倍空间的故事,就能吸引新一轮融资,退出即可。至于产品是否真的落地、用户是否满意,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的优先考量。
只要有“未来十倍”的故事,一张 PPT 足以获得第一轮融资。
2.从产品经理的角度讲,一部分人也被这种氛围裹挟。
他们追求所谓“颠覆性创新”,试图打造平台级产品,却忘了“用户是不是买单”。这就形成了一个技术和用户严重脱节的“幻觉生态圈”。
许多产品经理把“最前沿的技术”当作产品的卖点,却忽略了产品本该解决的用户痛点。
3.更有技术崇拜的社会氛围。
AI、大模型、Web3、区块链……这些词汇被神化了,被赋予改变世界的使命感。
于是,“能否解决问题”退居二线,“是否先进炫酷”成了核心标准。
二、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始终来自对人的理解
用户不会为技术本身买单,只会为“被解决的问题”买单。
微信不是最先进的即时通讯工具,却最懂中国人社交;拼多多并不“高端”,却理解下沉市场的真实需求;钉钉不复杂,却彻底改变了企业协作方式。
这些产品都有一个共性:技术服务于用户场景,而不是喧宾夺主。
真正能长久的产品,从来都不是技术最炫的,而是最贴近真实人类需求的。
微信、拼多多、钉钉、字节、淘宝,这些平台一开始的技术其实都不“前沿”,但他们深刻洞察了普通人的生活、工作和交流方式,这才成为真正的大平台。
这引出第二个问题:这种“虚假繁荣”的创新模式,对社会有何深远影响?
三、技术泡沫的代价:信任流失与资源错配
当一波又一波概念退潮,泡沫破灭的不只是产品,还有用户对整个行业的期待。
- 资源错配:本该投入到实干者手中的资本,被技术概念吸走。大量资金、人力、政策支持被投入到注定无法落地的项目上,导致真正扎实做产品的人反而得不到关注。
- 信任危机:用户开始怀疑“技术进步”的真诚,社会对“创新”的信心被透支。
- 人才耗竭:无数工程师、设计师被卷入到“无用功”之中,加班做“伪需求”,心理倦怠感日益严重。
- 创新泡沫化:整个行业形成“短期快钱”心态,谁还愿意沉下心来做 3 年才有成果的产品?
但我必须也承认:技术本身并不是原罪。
关键是技术和人文、技术和现实之间有没有形成良性链接。
就像如果 AI 真的能提高医生诊断效率、提升老年人护理质量、帮助农民优化种植方案——那它再前沿也值得去做。
但如果只是做一个看起来很酷但没用户的 Demo,那就是资源浪费。
四、重新定义“好产品”:不是炫技,而是兑现
不是反对技术,而是反对只剩技术的产品。
真正的技术创新,是一种沉默的价值兑现。它也许不会一夜爆红,但它总能被真实使用、被用户感知、被生活印证。
好产品的本质,是“以人为本”,而非“以术为神”。
写在最后
我们这个时代,不缺聪明的工程师,不缺热钱加持的概念,也不缺“改变世界”的口号。
但我们最稀缺的,是一群愿意耐下心来,理解用户、直面场景、脚踏实地地做出“用得好”的产品的人。
技术可以是杠杆,但人的需求才是支点。
真正改变世界的,始终是那些,满足了真实需求的技术。
这才该是产品的初心。
- 标题: 技术炫技,还是产品落地?——从“独角兽泡沫”谈起
- 作者: Anjou Duan
- 创建于 : 2025-08-23 18:42:39
- 更新于 : 2025-08-23 18:45:14
- 链接: https://heycsm.com/2025/08/23/技术炫技,还是产品落地?——从“独角兽泡沫”谈起/
- 版权声明: 本文章采用 CC BY-SA 4.0 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