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到“听不懂人话”的客户怎么办?
很多时候,客户的“嗯嗯嗯”有可能只是礼貌回应,不代表真的听懂。
在职场里,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沟通顺畅的客户,也会遇到一些让人“头秃”的客户。
有一种瞬间:
你在晨会上详细讲解了任务进度、用截图和文档再三说明,客户全程“嗯嗯嗯”,像是在点头称赞你的专业。
结果不到半小时,对方又来问:“这个任务是不是还没开始啊?”……
更刺激的是,甲方负责人,尤其是新换的甲方负责人似乎有个独特技能——能完美屏蔽所有关键信息,问的问题永远是刚刚说过的内容。
于是你陷入了“说了=没说”的无限循环。
如果你也遇到过这样的“听不懂人话”的客户,别急,这里有几条方法,或许能帮你减少沟通内耗。
1. 接受“信息丢失”是常态,而不是例外
很多职场人会误以为:
“我说得清楚、对方听得明白、双方达成共识”,这是沟通的默认逻辑。
但现实中,信息传递其实是高损耗的过程——对方有可能心不在焉、信息没记住、上下文没跟上,甚至只是条件反射地“嗯嗯嗯”。
所以第一步,不要以为对方没反应就是理解了;不要假设沟通是一次就能完成的。
那你需要做的就是一个“确认闭环”。
比如会后简单说:“刚才我们定了两件事,麻烦您帮我确认一下:一是 XX 功能明天下午前确认需求,二是周五提交测试报告,对吗?”
让对方把结论再说一遍,不仅能发现理解偏差,也能让信息真正落地。
2. 改变信息“入口”,而不是一味加量
当口头说、打字说都没效果时,试试换一种方式:
- 结构化信息:用编号、表格、流程图替代大段叙述,让信息“一眼可读”。
- 可操作化输出:别只说“已经做完了”,而是给出清单、时间点、下一步动作。
- 留有明确确认环节:比如加一句“请您确认是否理解、是否有异议”,逼出对方表态。
沟通不是简单堆砌信息,而是让信息更容易被理解、记住和传递。
3. 建立“书面证据带宽”,避免责任回溯模糊
遇到喜欢“嗯嗯嗯”的客户,最大的风险是事后对方说没听过、没看过。
所以要做到:
- 关键信息必须有书面痕迹:重要结论、会议纪要、版本确认都要留存。
- 重要变更加上时间戳:让后续追责或对齐有凭有据。
- 文档集中化:避免信息散落群聊,找不到原始依据。
这不是“防人”,而是保护项目推进的底线。
4. 先解决“关系频道”,再解决“内容频道”
有时客户“嗯嗯嗯”并不是不懂,而是暂时不信任、不熟悉、不在状态。
可以尝试:
- 在正式汇报外,找机会闲聊、建立熟悉感,让他更愿意听你说。
- 先问问题引导对方开口,让对方参与而不是被动接收。
- 通过复述确认:“我理解您的意思是……这样对吗?” 让沟通双向流动。
当“关系频道”打通后,信息传递的“内容频道”会顺畅得多。
而且很多客户的信息断层是因为你说的的点,他可能根本还没建立概念。
与其反复解释,不如抽一次时间单独给对方做个快速背景梳理,甚至写一份“项目小白指南”,列清楚项目来龙去脉、关键节点、职责分配。
关系和信息差补上了,后续沟通会顺畅得多。
5. 给自己“情绪缓冲区”
最让人崩溃的不是客户听不懂,而是我们一遍遍解释后觉得被消耗。
这时要给自己设定心理底线:
- 不对客户的反应做情绪化解读,不陷入“是我说得不好吗”的自责循环。
- 给信息传递留出冗余次数,允许三次甚至五次重复,不把一次沟通当终局。
- 把重心放在结果达成而非沟通过程的愉快感受。
情绪稳定,才有耐心应对“听不懂人话”的甲方。
结语
遇到沟通难的客户,千万别幻想“我一次说清楚就能解决一切”。
沟通是一场长期拉锯战,技巧的核心不在于说得多,而在于让信息能被看见、能被确认、能被记住。
不仅仅是“说清楚”,更是“让对方真正接收到”。
- 标题: 遇到“听不懂人话”的客户怎么办?
- 作者: Anjou Duan
- 创建于 : 2025-08-05 18:06:13
- 更新于 : 2025-08-05 18:09:08
- 链接: https://heycsm.com/2025/08/05/遇到“听不懂人话”的客户怎么办?/
- 版权声明: 本文章采用 CC BY-SA 4.0 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