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交付的前提下,客户成功要不要主动“加戏”?

能交付的前提下,客户成功要不要主动“加戏”?

Anjou Duan 看天地之间皆漠漠

客户成功的边界在哪里?主动“加戏”到底是战略性投入,还是一种惯性“讨好”?

我的答案是:要看客户值不值得,也要看你能不能扛得住,更要看你为什么而加

在客户成功这行混久了,你会发现一个事实:最怕的不是客户提需求,而是你自己一直“感动式服务”。

主动跟进,补位甲方,做份外的事,希望客户满意、合作更顺利。看起来是“责任心强”,但其实常常是没有边界、没有策略。

我自己就踩过坑。

什么是感动式服务?

有一次我们服务一个中型客户,对方说想做一次工作流程的优化,听上去是“顺手帮个忙”。我们团队做了调研、给了建议、还加班帮他们做了一版方案(大致是产品设计逻辑及业务场景对照)。

最后客户很满意吗?

不。客户觉得这些“挺基础的”,而且转头把 “方案内部化了…”,跟我们没有任何绑定。

之前答应好的案例宣传及产品增购泡汤了。

第二年的产品续费也不可能了。

这事儿让我明白一个道理:

不是你多努力,客户就会更感激,会付出更多的真金白银支持。

难道真的不能感动客户吗?

但也不是说“从此绝不加戏”。

我遇到过另外一种情况:

一个客户,项目推进得挺顺,但我发现他们内部有个数据模型不合理,虽然不在我们服务范围内,但我觉得这影响他们整体运营判断。

于是我们花了一点时间,做了一版建议报告。客户一开始很惊讶,后来拿着这个报告去开高层会,居然被钦点做下一阶段核心项目组,反过来邀请我们团队作为他们年度重点合作伙伴。

这个客户,第二年的 ARR 发生了增加。

所以,加不加戏,关键在于——

这是不是一场值得投入的合作,是不是一次有复利的助攻。

客户得分层,自己得会做价值判断

我后来总结出一个模型:

不是所有客户都值得加戏的。

可以从三个角度判断:

  1. 客户有无潜力:他业务是否处在上升阶段?是否有扩张/转化/带动效应?
  2. 客户有没有边界感:是那种“会感恩+会回报”的客户,还是“你给一分,他要十分”那种?
  3. 你自己和团队是否有余力:别为了“加戏”把自己团队累死,还拖慢其他项目进度。

说到底,加戏不是为了“讨好”,而是为了合作更值钱。

别忘了评估你可以调动的资源

但还有一个维度常被忽略:组织机制兜不兜得住你“加戏”?

你加戏了,客户成功了,项目续了,团队赢了——但你呢?绩效里有体现吗?KPI 有打通吗?资源有人支持吗?

很多客户成功的疲惫,不是来自客户,而是来自组织对“价值创造”的忽视。

所以我现在给团队一个共识:

你可以加戏,但不能让自己变成一个“主语是‘我’的给甲方提供服务的人员”。

怎么理解?多汇报,扯组织行为和领导决策的虎皮。

边界不是用来画地自限的,是用来聚焦投入和保护长期能量的。

最后说说“加戏”这个词。

听上去像是个贬义词,但在客户成功这个行当,它其实是一个高阶能力。会加戏的人,不是冲动地逞能,而是懂判断、能布局、愿意多走半步。

真正的客户成功,不是“感动客户”,而是“助力客户成功,并和客户一起走得更远”。

我之前有个客户的关键用户在启动会上说过一句话我记忆尤深:

大家都是乙方公司,所以我们更清楚好的交付时需要双方一起努力的。

所以我的答案是:

——要看值不值,能不能,愿不愿。不是逞强,是下注。不是乱演,是演在点子上。

加戏可以,但别只演给自己看。

别让努力白费,更别把专业做成了“感动自己”。

  • 标题: 能交付的前提下,客户成功要不要主动“加戏”?
  • 作者: Anjou Duan
  • 创建于 : 2025-07-18 18:13:26
  • 更新于 : 2025-07-18 18:14:59
  • 链接: https://heycsm.com/2025/07/18/能交付的前提下,客户成功要不要主动“加戏”?/
  • 版权声明: 本文章采用 CC BY-SA 4.0 进行许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