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成功跨职责,是该多点还是少点?

客户成功跨职责,是该多点还是少点?

Anjou Duan 享受世界的参差

今天聊的其实是客户成功的职责范围,但我得先问一句:

什么叫“多点”?什么叫“少点”?

这两个词本身是模糊的。

如果不定义清楚,毕竟抛开计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那我们讨论的没有实际意义。

我们先做以下定义:

“多点”指的是 CSM 涉足多个原本不归自己职责的环节,比如:项目推进、收款催办、产品共建、技术对接、续费谈判等;而“少点”则是回归单一的客户运营本职,比如活跃提升、客户健康度维护。

但这其实只是表象。

为什么 CSM 会被迫“多点”?

  • 第一种情况,是组织资源不足时,CSM 作为“客户最近的人”不得不补位;
  • 第二种,是流程不健全,客户来回被踢皮球,CSM 成了唯一兜底的窗口;
  • 第三种,是公司文化默认“客户成功就是一切为了客户”,于是变成了“谁都能甩工作给 CSM”。

这三种情况看似不同,本质一样:客户成功是被动承担其他部门未完成的责任。

但反过来,有没有 CSM 是主动跨出去,去打通流程、做战略推进?

我相信是有的,因为我之前就热衷于在 CS 的岗位上做非 CS 的工作去更好的认识客户。

这时,“多点”不是被动兜底,而是主动经营。

所以,“职责多点还是少点”的问题,其实问的是:

客户成功的核心价值,是在被动补位,还是在主动经营?

——这就重要了。

CSM 的角色,一旦被定位为“补位型”,那职责再少,也可能很沉重;而一旦被组织看作“经营客户价值的复合型角色”,那职责多点也不是问题。

关键是有没有主线目标把这些“点”统合起来。

以及组织是否能为 CS 职位释放更多的信息和资源。

相应的,当一个 CS 具备更多的“权”的话必然要承担更多“责”的监管以获得更多的 不管于 CS 还是公司而言的“利”。

所以,“多点好还是少点好”的判断标准,不是点的数量,而是这堆点是否有明确的价值归属和结果导向。

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点:客户不会在乎你的职责范围。

客户只管“我的问题谁解决”,不是“你职位是不是 CSM”。

这其实也是一个结构性困境:CSM 可以在组织中讲“我不负责这个工作”,但在客户面前只能说“放心,我来帮您解决这个问题”。

这不是职责清晰的问题,是责任空白的问题,CS 必然背负着需要“调动组织资源达成客户目标”的、事实上的跟进及管理。

也就是说,不管职责多少,如果在客户面前组织没有建立“责任闭环”的机制,客户成功的角色就永远会被拖向“被动服务”,而非主动经营。

即使这个 CS 的意愿再不愿意,能力再差。

再进一步看,组织层面如果赋予 CSM 更多点的工作,但不给资源、不给结果权、不给过程话语权,那这些“多点”就成了纯负担,不是能力范围。

其实这也是客服类角色的长期吐槽:挣得是窝囊费。

回归问题本身,其实我们是在讨论 CSM 在组织结构中的定位权重,不是职责点的多少。

这是我们的几个关键逻辑:

  1. 职责“多点”不一定是错,关键是有没有主责来收口;
  2. 职责“少点”也不等于轻松,取决于是否有别人能闭环协作;
  3. 真正的问题是 CSM 是否具备以“客户经营者”身份发起协作、统合资源的权力;
  4. 组织是否有机制让客户成功“主动精英”,而不是一直填别人留下的坑。

这其实是一个经营能力的转折点问题——

客户成功从“服务者”走向“经营者”的过程,必然要经历职责扩张,相应的组织应该追加资源的投入;但这个扩张如果失去经营方向的话,其实多点少点都可以理解了,怎么说?

失去对客户的闭环掌控,跟 CS 个人多做一点少做一点还有什么关系呢?

组织的问题,与个人何干?

  • 标题: 客户成功跨职责,是该多点还是少点?
  • 作者: Anjou Duan
  • 创建于 : 2025-06-18 19:01:40
  • 更新于 : 2025-06-18 19:03:53
  • 链接: https://heycsm.com/2025/06/18/客户成功跨职责,是该多点还是少点?/
  • 版权声明: 本文章采用 CC BY-SA 4.0 进行许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