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北漂,该说再见了

十年北漂,该说再见了

Anjou Duan 百事皆藏,惟志不隐。

十年前,我揣着一张单程车票,和一颗炽热滚烫的心,踏进了北京的夜。

那时候的我,像每一个初到这里的年轻人一样,觉得这座城的霓虹、楼宇和人潮,都是属于自己的舞台。

也正是北京的这种“泡影”感让我前前后后四次走进这个城市。


第一次来北京是什么样的感觉呢?是帝都的繁华。

彼时的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智能机厂商你方唱罢我登场,对于一些新品的发布,产品的放货少的可量。

也正是因为“帝都”的原因,配货量大,在这里,你很容易抢到首发。

尤其是你收货时配送的速度以及上手把玩时发现 4G 的覆盖让你不禁感叹:北京真是全方位的强。

虽然现实的原因没有在北京久呆吧,但是小半年的生活是足以让我体会到北京的“未来感”。

这里是科技和商业的前沿。

第二次来北京是什么样的感觉呢?是相似的平凡。

算是正式开始了工作,当时租住在一个河边的公寓,旁边还有一个小广场。

其实事业或者环境没有那么重要,当时一起玩儿的人很重要。

每天骑车去地铁站,元气满满的做完一天的工作,下班回家。然后和小姐姐一起吃晚饭去散步。

那是夏天吧,河边泛着稍显难闻的味道,但我满心安逸,聊聊现实,聊聊想象。

有一搭没一搭的深深浅浅的踩着马路,高兴时跟她去加入广场上跳舞的阿姨,偶尔吹来的晚风~

北京,其实没那么北京。

第三次来北京是什么样的感觉呢?是工作的兴趣。

那份 CS 的工作是怎样找到的?我已经有些记不清了。

只记得第一个冬天,还在凌晨一点爬起来,敲着笔记本给客户写方案。

也记得第一次在深夜走过国贸桥下,冷风灌进脖子,远处的大楼一层一层亮着灯,那是北京的心脏在跳动,而我,是血液里一颗微不足道的细胞。

但是这些都抵挡不了我对于“客户成功”和“SaaS”的热爱。

也正是如此,也有了一些工作上的高光。

或许是我对于商业规律终极难以解释的企图心,现在回想起一些“快乐”或者“苦痛”的感受,可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毕竟我看见了自己想要的。

第四次来北京是什么样的感觉呢?是拧巴的入世。

我可以算是为数不多的在职场里会停下来歇一歇的那种人。

我没有那种“职场黄金三年”的紧迫感,也未必有“教老板做事”的松弛感。

但工作或者“自媒体创业”这种事情确实挺好玩的,能在我水波不惊的心底泛起一阵阵涟漪。

看着自己为了那些数据的起伏垂头丧气手舞足蹈,就像我这职场中的走走停停,人生中的起起伏伏。

我开始真正的享受着时间的流逝以及流逝的过程,可能百无聊赖,可能一无是处。

但那又怎样呢?


北漂的日子,就像一场长跑。

你不知道终点在哪里,只知道不能停。

加班,跳槽,搬家,从三环搬到六环,又搬回来;从合租的小隔断,到终于可以负担一间自己的小屋;从试探着投简历,到有人主动来挖你;从迷茫到疲惫,再从疲惫到麻木……

期间也有过小小的光芒。

拿过奖,升过职,也曾一度以为,自己终于扎下根来了。

可每一次缴房租的日子,每一次挤地铁到透不过气的早晨,每一次面对无解的职场规则,总有个声音在心底隐隐作响:

——你,是这里的人吗?

——这里,是你想要的生活吗?


十年了。

时间把曾经的少年捶打成了今天的模样。

我开始明白,这座城本没有错,它依然光芒万丈,只是它的速度和轨道,早已不为个体的坚持而停留。

留下,不是因为足够好,而是因为足够需要;离开,也不是因为不够好,而是因为明白了——有些事情,不必再继续证明。

所以,今天我决定,对这场十年的北漂,温柔地说一声:再见。

不是逃离,也不是放弃,而是带着感激,带着骄傲,带着全部的故事,重新出发。

感谢北京,给了我一场完整的青春。

感谢自己,在每一个想放弃的夜晚咬牙坚持下来。

感谢那些走过又走散的人,那些擦肩又告别的梦。

下一站,不论是故乡,还是新的城市,我都想带着更从容的心情,继续我的人生。

——再见了,北京。

——你好,新的生活。

  • 标题: 十年北漂,该说再见了
  • 作者: Anjou Duan
  • 创建于 : 2025-04-27 17:10:44
  • 更新于 : 2025-04-27 17:12:07
  • 链接: https://heycsm.com/2025/04/27/十年北漂,该说再见了/
  • 版权声明: 本文章采用 CC BY-SA 4.0 进行许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