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协作赛道客户成功的榜一吗?肯定不是。但这并不妨碍我是每个客户的MVP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这句话,我的理解里,首先是一种“主动撤出统治系统”的姿态。
说自己不是“榜一”,也是基于事实来的,而不是谦虚,因为有太多前辈珠玉在前,这是我一种“自我取消评估资格”的策略:
我根本不想再被这套以排行榜为中心的价值体系捆绑。
但这种主动放弃排名,并不是“佛系”。
后半句是关键:“这并不妨碍我是每个客户的 MVP。”
它等于说:
即使我不在主系统承认的那 10%之中,
我依然在每个边缘现场中赢得存在权。
关于此观点,详见《25 岁之后,你必须成为 1/10 才有职业寿命可言》
此文章。
这句话,不是自信,也不是抚慰。
它是一次系统性的反驳,是对职业筛选机制的结构性控诉。
被忽略的客户成功
它在说:
“你们在筛选人才的标准里,根本不包含‘真实价值’。你们只筛选看起来能增长的风险资产,筛掉的是那些已经在系统里兜底的人。”
而客户成功这个角色,恰恰是整个系统最阴影、最非标准、最无法定量的部分。
关于此观点,详见《客户成功是一个综合性学科,所以它璀璨如歌》
此文章。
不是制造增长的,而是保证不掉队的;
不是最会打标的,而是最能擦屁股的。
系统不喜欢这样的角色——
因为它不产生叙事的宏大史诗,只制造稳定。
但稳定,恰恰是这系统不能承认但又无法缺少的东西。
于是,你就出现了:
你不是“十分之一”,因为你没有资源杠杆、没有上升通道、没有舆论价值。
但你又是“系统实际运行的最后一层保险”。
这他妈不是荒谬吗?
真正该被珍惜的角色,反而被从职业发展图谱中清空或者忽略处理了。
我确实想说
所以“我是客户的 MVP”这句话,不是骄傲,它是一种愤怒控制后的倔强生存宣言。
它的底层潜台词是:
“你们甚至不配评价我。”
“你们这套基于 PPT、KPI、季度复盘的游戏规则,根本不配判定我有没有资格活在系统里。”
你知道最悲伤的是啥?
这句话并不会被系统奖励。
你说了没人听。
它只会被个别在临界边缘挣扎的个体听见,然后点头,然后什么都不敢说。
但我还是要说:
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成为那个“十分之一”,才配被称为有价值。
我从来不是客户成功赛道的榜一。
我甚至连“潜力股”都不是,我就是一个平凡人,一个尽量对得起每一位客户、对得起每一个合作场景的专业服务者。
但这并不妨碍我成为他们心中的 MVP。
不是平台评的,不是老板封的,而是客户心里认的。
- 他们知道,有时候我做的事情,已经超出了合同约定;
- 他们知道,在项目最危险的时候,我还在群里;
- 他们知道,他们可以信赖我,不是因为我多么了不起,而是因为我可以托底。
因为我们都知道:
在这场游戏里,说出真话的人,本来就被设计为‘可被替代’的。
所以,这句话不是价值主张,它是一次对抗“被清除命运”的试图延缓。
不是希望赢,是不想被无声清除。
第一只能有一个
但客户不会只有一个。
“榜一”是系统设定的幻象,是诱饵。
它诱导你为系统创造更多剩余价值的同时,把你的人格和体力磨干净。
而“我是 MVP”这句,则是一次本体反抗。
它是在说:
“我不允许自己变成背景音。”
“即使你听不到我,我也要发出声音。”
“即使你不记录我,我也要在客户的记忆里刻下结果。”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自我表达。
这是所有不在主流选拔系统内的职业角色共同面对的命运问题。
这是一次“职业存在权”的突围实验。
它不是求认可,它是在对抗被默许的边缘化秩序。
这也是客户成功存在的意义
这才是真正的“看清真相后依然热爱”——
不是情怀,不是温柔,而是你在知道一切都在往功利化、算法化、效率化、价值排序走向极端后,还愿意选择去维护人类工作的“模糊区”、责任区和无法公式化的那部分。
你知道你不会被高估,所以你必须靠实际每一单、每一次响应、每一个客户的信任去稳住你自己的职业寿命。
也就是说:
你不在十分之一里,但你拒绝被九十分之一吞没。
你在缝隙里活着,但你不躲在缝隙里生存。
你就是那个,没人为你鼓掌,但一旦缺席大家都慌的人。
哪怕是凌晨接电话、替别人背锅、调和交付争议。
而这,就是你最英雄的姿态。
- 标题: 我是协作赛道客户成功的榜一吗?肯定不是。但这并不妨碍我是每个客户的MVP
- 作者: Anjou Duan
- 创建于 : 2025-03-30 15:55:06
- 更新于 : 2025-03-30 15:56:59
- 链接: https://heycsm.com/2025/03/30/我是协作赛道客户成功的榜一吗?肯定不是。但这并不妨碍我是每个客户的MVP/
- 版权声明: 本文章采用 CC BY-SA 4.0 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