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面竞争和差异化竞争和由此联想到的人能力的专、通之争

浅谈全面竞争和差异化竞争和由此联想到的人能力的专、通之争

Anjou Duan I need money.

做不到的事,和做得好的事一样重要。

最近,有老板问我:“你觉得你相对于别人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听到这个问题,我立刻开始罗列自己的长处,巴拉巴拉讲了一堆。

但老板却说:“你的长板很明显,但你没有提到的短板,也很明显。”

这一句话点醒了我——我突然 Get 到一个新的潜在问题:

由此上升到商业世界里的全面竞争和差异化竞争的真正区别是什么?

唤醒了我一个久远的记忆,但是我忘了记忆的出处了
唤醒了我一个久远的记忆,但是我忘了记忆的出处了


全面竞争 vs. 差异化竞争:核心关键是什么?

最直接的答案是 资源的限制

这是我能想到根本性因素。

如果企业资源无限,那么全面竞争是最优解。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随时复制对手的差异化竞争表现出来的任何优势——

竞品推出新功能,我也能快速跟进。

但现实是,绝大多数公司都受限于资源,这就导致了差异化竞争的必然性

全面竞争让你有更多的市场触点,能够吸引更广泛的潜在客户群。

而差异化竞争,则让你在特定市场深耕,提供更专精的服务,形成口碑传播,吸引忠实客户。

这两者,究竟哪种策略更好?


像做自媒体一样思考商业竞争

做内容的朋友都知道,想让自媒体账号增长,有两种路径:

  1. 日更,口水文,迎合算法的宠幸(全面竞争)——即便内容质量一般,但通过高频曝光,积累粉丝。
  2. 深度内容,打造差异化(差异化竞争)——虽然更新频率不高,但每篇文章都足够有价值,精准吸引目标读者。

如果你的内容既有深度,又有更新频率,那你的影响力增长会更快。

虽然我哪条路都没走通,但是是我个人能力的问题,并不是这个策略有问题。

这就类似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策略:

结合全面竞争和差异化竞争,构建竞争壁垒。


全面竞争 vs. 差异化竞争:如何应用到实际商业场景?

比如,假设你在做 SaaS 产品。

  • 全面竞争策略:你的产品涵盖市场主流需求,不断优化体验,满足广泛客户的基本需求。
  • 差异化竞争策略:你找到市场中未被满足的痛点,提供独特价值,让一部分用户离不开你。

就是广度和深度之争,以及“普适性”和“独特性”之争。

就像人该不同但也应该趋同。

案例:如何在差异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像我,我在文章里试验过一个策略:在内容中挂招聘信息,借此推广和引流。

虽然这种方式不会带来爆炸式增长,但它确实能精准触达目标群体。

换句话说,影响力未必巨大,但足够精准,而这就是差异化竞争的本质。

所以也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每个细分行业都有一些不为外人道也的“小而美”的企业。


用“木桶理论”重新理解竞争策略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

换到商业竞争中:

  • 短板代表你在全面竞争中的劣势,需要尽量补齐。
  • 长板则是你的差异化优势,需要强化并放大。

甚至,木桶的形状也可以有不同的设计,又比如加个提手,提升用户体验——

这就是差异化竞争的另一个层面,而这和全面竞争并不冲突。

再回到对于“人”的能力模型要求之下:

不要纠结于“通才 vs. 专才”之争。

最好的状态是——

既是一个通才,同时在某个领域形成不可替代的专长。


企业发展路径:从差异化竞争到全面竞争

如果你的差异化竞争做得足够好,你最终的结局可能是被收购。

有老板和我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更侧重于做营收,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就可以收购其他公司,补齐短板,最终走向 XX 理想局面。”

所以,我们往往会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 初创公司依靠差异化竞争立足市场。
  • 成长型公司开始拓展全面竞争,补齐短板。
  • 成熟企业在市场中形成全面竞争壁垒,但依然会维护自身的独特优势。

这个我相信大家最有感触,现实情况中已经没有多少企业能从初创走到成熟了,因为你无法阻止既定的成熟企业恶意竞争,只能被迫接受被买买买,能在这个局面下跑出来的企业着实很能打。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企业的最终归宿会从差异化竞争逐渐向全面竞争演变。

而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竞争策略的切换都是互为补充,不应存在明显的偏好。

因为无论是哪种策略,背后都有一个天花板。

两者结合,才能让天花板更高。


结语:人的成长 vs. 企业竞争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们不难发现——

人的成长路径,和企业的竞争策略高度相似。

  • 人的能力培养:从一专多能,到全面提升。比如你的领导肯定综合能力不差才上到管理但他也会有具体负责的业务方向对吧。
  • 商业竞争:从局部差异化,到整体全面化。再变成恶龙买新的差异化产品更好的服务于全面竞争化的策略。

最后,我抛出一个思考:

通才 vs. 专才之争,是否只是管理层为了阻碍手下人成长而抛出的伪命题?

哈哈,玩笑归玩笑,但思考永远值得。

无论是做人、做企业、还是做商业竞争,最好的方式始终是——全面竞争 + 局部差异化,用最稳健的方式打造真正的竞争壁垒。

看完我的文章放手去做,会有资源分散的问题吗?一定会有。

但是我还没想到具体场景和价值上的取舍,所以是浅谈。

只不过确实要考虑两条腿走路。

以上。

  • 标题: 浅谈全面竞争和差异化竞争和由此联想到的人能力的专、通之争
  • 作者: Anjou Duan
  • 创建于 : 2025-02-12 17:21:05
  • 更新于 : 2025-02-12 17:28:22
  • 链接: https://heycsm.com/2025/02/12/浅谈全面竞争和差异化竞争和由此联想到的人能力的专、通之争/
  • 版权声明: 本文章采用 CC BY-SA 4.0 进行许可。
评论